一、選擇題
1、【思維與存在】
2、【理性依賴感性】
3、【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
4、【四個偉大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偉大工程】
5、【五四運動】
6、【自然物質的共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
7、【一帶一路】
8、【民族精神是愛國精神】
9、【社會主義經濟是國營經濟】
10、【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核心】
11、【當今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
12、【三大作風是理論實踐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13、【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14、【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15、【時間和空間物質客觀存在是辯證唯物主義】
16、【最根本的保證是黨的領導】
17、【新時代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18、【思維與存在】
19、【祝融號】
20、【聯合國75周年】
21、【GDP首次突破100萬】
22、【鄉村振興】
23、【七一勛章】
二、主觀題
1、簡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參考答題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
2、簡述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
參考答題點: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3、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特點)?
參考答題點:社會主義的本質理論是指社會主義區別于其他社會形態的本質屬性,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4、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參考答題點: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贏得的;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贏得的;這是由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鑄就的。歸結起來看,中國共產黨成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由我國國家性質和國體政體所決定的,是由國家憲法所確立的,是經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所檢驗的,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三、論述題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參考答案:量變即事物量的變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質的基礎上,在度的范圍內發生的不顯著的變化,包括數量的增減、場所的變動、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變化和事物功能的變異等形式。人們日??吹降慕y一、相等、平衡和靜止等,都是事物處于量變過程中呈現的狀態和面貌。質變是事物性質的變化,是一種質態向另、種質態的轉變。質變表現為根本性的顯著的突變,是對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的連續和漸進的中斷。統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就是質變過程中呈現的面貌。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
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辯證的,二者相互聯系,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量變是質變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鞏固量變的成果,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和意義
參考答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核心就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第三,經濟上,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第五,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